壽衣,最后的禮物
在江南的一個小鎮(zhèn)上,住著一位名叫李阿婆的老人。她年過八旬,身體每況愈下,但精神卻異常矍鑠。李阿婆一生節(jié)儉,卻對一件事格外上心——為自己準(zhǔn)備壽衣。
壽衣,在傳統(tǒng)觀念中,是逝者穿在身上的最后一件衣裳,也是留給親人的最后一份念想。李阿婆深知這一點,她早早地就開始籌備。她選了一塊上好的棉布,親自裁剪、縫制,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的心血。她希望,這件壽衣能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,也能讓兒女們感受到她的愛。
然而,壽衣的制作過程并不順利。李阿婆的手腳已經(jīng)不如從前靈活,縫制時常常出錯。但她沒有放棄,一遍又一遍地拆線、重縫。兒女們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他們勸李阿婆請人代勞,但李阿婆卻固執(zhí)地堅持自己動手。
“這是我自己選的路,我要自己走完。”李阿婆說。

終于,壽衣完成了。它是一件紅色的棉襖,上面繡著精美的圖案,寓意著吉祥如意。李阿婆穿上它,站在鏡子前,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。
不久后,李阿婆安詳?shù)仉x開了人世。兒女們?yōu)樗┥夏羌H手縫制的壽衣,送她最后一程。在葬禮上,他們看著李阿婆穿著那件壽衣,仿佛她只是睡著了,隨時都會醒來。
這件壽衣,成了李阿婆留給兒女們最珍貴的禮物。它不僅僅是一件衣裳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愛,一份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。